学生素质实践基地建设解决方案
一、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
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需要。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,人们越来越认识到,心理素质教育不仅与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“五育”相互交叉并寓于其中,而且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寓于各科教学之中。通过心理素质教育,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,可以进一步挖掘学生潜力,使之学会学习、学会生活、学会做人、学会发展。素质教育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。一般说来,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、道德素质、业务素质、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。心理素质渗透于思想素质、道德素质、业务素质等各素质之中,对这些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。研究学生心理状况,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,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。
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。21世纪是一个发展迅速、竞争激烈、优胜劣汰的世纪,机遇与挑战并存、风险与成功同在。这种社会特征使人们心理压力增大,心理障碍增多。所以有人指出,21世纪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会产生一种心理疾病——焦虑症。从我国情况看,随着现代医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,现代人的健康水平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。但是,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,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,新的健康问题又出现了,那就是心理问题。由于一部分人不适应高速度、高竞争、高科技、快节奏的工作生、活方式,在沉重的心理负担下,各种心理问题油然而生,如自卑心理、嫉妒心理、强迫症、恐怖症、歇斯底里症、攻击行为、反社会行为、自杀心理等。由于这些心理问题源于早期心理素质训练的却失,并且这些病症具有较强的不可逆转性,因此,个体必定要为此付出长期的痛苦和代价,成为家庭的负担和社会的累赘。学生不仅同样承受着环境的压力,而且他们走向社会后还将面临着就业的困惑,所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也是时代必不可少的课题。
二、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
1、 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,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。
2、 反映学生在学习、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。
3、 既考虑到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,也考虑到国家、社会和时代对学生的要求。
4、 既要立足当前,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,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。
三、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收益
心理素质训练挖掘和提升学员的八大能力(创新、沟通、协作、应变、学习、思维、激励、领导),让学员在各个方面独有新的突破。组织心理行为训练,根据心理行为练习原理,结合学生可能遇到的情绪冲动、心理失衡、容易出现心理过激等情况,设计浪桥、双人连体独木桥、秋千、礼让通行、蹦床、百米障碍等训练项目。通过拓展训练,他们的人生体验,对团队作用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。特别是个人潜能得到了激发,提高了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,树立了相互配合、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,合作意识极大增强,这将有助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,以乐观的心态、坚强的意志、吃苦的精神、团队的意识、积极的沟通,培养出团结协作的精神,与人为善及开朗活泼的性格。并且学会关心人,体谅人,善解人意;重新认识了自己,对自己充满信心;懂得尊重和珍惜,理解父母的辛勤;独立意识增强,对生活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。
对学生的收益
Ø 激发潜能;
Ø 挑战极限;
Ø 调整心态,变浮躁、颓废为积极、乐观;
Ø 启发想象力与创造性,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;
Ø 改善人际关系,学会关心他人,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;
Ø 明确组织目标,增强组织凝聚力;
Ø 强调团队、协作,使配合更加默契;
Ø 消除彼此心障,使沟通更加顺畅;
Ø 强化学生团队意识,增强彼此信任度;
Ø 训练提高学生的管理才能;
Ø 使组织面对各种变革与挑战时,更加从容有序;
四、建立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基地的前景
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、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。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,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;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,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。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,在推行素质教育时,查明心理素质的结构就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,它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。
网址:www.longxinqixie.com
地址:河北省青县耿官屯工业园区